金秋十月,丹桂飘香,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结束了,军训也如约而至。当北国的风物已浸透清冽的秋意,而南国的广州,却依然固执地挽留着夏日的尾声。 十月九日,我早早地起床,穿好军训服,怀着对军训忐忑但又夹杂着一丝期待的心情,来到了操场上。十月的广州阳光依旧炽烈,明晃晃地照在操场上的少年们身上,在草地上投下浓得化不开的阴影,这是对少年们的考验,在这里即将拉开14天考验的序幕。我的帽檐帮我遮住了刺眼的太阳,却阻挡不了扭曲的热浪.肉眼可见的热浪不断上下起伏,帮我打响第一声的退堂鼓,措不及防地给我一个下马威。我将帽檐往下压了压,希望它能帮我隔绝更多的热意! 经过军训的开幕式之后,我背上的衣服已被浸湿,额前的碎发也被打湿耷拉着紧贴在脸上。在烈日的拷打之下,我有点撑不住了,此时,我们的教官出现了,他的出现于同学们来说无异于“久旱”逢“甘霖”呀,他让我们休息!教官与我之前军训的教官有所不同,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温柔、善解人意的。他与我们的相处是亦师亦友,在训练期间,他仿佛自带扫描仪.同学们的动作的摆放,军姿的细节都被无限放大,他严厉的目光就是我们头顶的“紧箍咒”,我的汗水沿着鬓角滑落,所带来的痒意让人钻心,一个不注意,汗水就顺着脸上的曲线流入眼睛,带来的酸涩让人难受,更让人无可奈何,不敢随意伸手去擦。阳光的炙烤,军姿的无聊,汗水的苦涩,让人心中不免抱怨,期盼有一场大雨能冲刷掉挥之不去的热意,枯燥且疲惫的训练。 但比大雨先来的是教官的温柔,他总是会给多点休息时间给我们,这是意外之喜,来之不易的休息时间总是宝贵的,这时他会从口袋里掏出手机,用喇叭的全损音质给我们放音乐,舒缓的音乐从喇叭里流淌出来,流进每个人的心里,宝贵的从来不仅是时间,更是这段难以磨灭的记忆。可能多年后回想大学的军训,苦与累不再是它的代名词了,有的是一起练习的默契,休息时的欢声笑语,拉歌时的嘹亮的歌声,也或许是一起挨过训的“战友情”…… 本以为为期十四天的军训,是站在起点望向前方,会是一段漫长苦涩的时光,然而,当全身心投入进去,真正开启这段旅程后,就发现这四天的军训,就像一册被迅速翻过却又刻骨铭心的书页,为我们描绘了军训生活的轮廊 ,有快乐,亦有痛苦,是多彩的,更是未知的,我将带着好奇,坚持下去,将这本书书写属于自己亦是集体不可复制的青春故事。 电气学院 梁钰莹
文字录入:党委学生工作部 黄锦澎;编辑:甄诚